首页|新闻|图片|评论|共青团|青年之声|青春励志|青年电视|中青看点|教育|文化|军事|体育|财经|娱乐|第一书记网|地方|游戏|汽车
用破解难题撬动工作前进

发稿时间:2016-01-29 10:41:00 来源: 宣讲家网 中国青年网

  我们正站在一个新的历史起点上。经过30多年的改革开放,我国经济社会发展取得了举世瞩目的伟大成就,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充盈着生机和活力,处于“黄金发展期”;同时,随着实践的不断推进,各种深层次矛盾和问题日益凸显,社会利益关系更为复杂,深化改革、促进发展、保持稳定的任务更加繁重,我们又处于“矛盾凸显期”。 在这样一个关键时期,坚持问题导向,下大力气解决好面临的突出矛盾和问题,推进党和国家的各项工作,实现经济社会的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显得尤为重要。

  唯物辩证法认为,人类社会的发展进步从来都不是直线式运动的简单过程,而是在不断解决矛盾中实现波浪式前进、螺旋式上升的复杂过程。很难想象,在现实世界中会没有矛盾和问题;也很难想象,会有毕其功于一役就可以破解的难题。实践经验告诉我们,难题之所以成为难题,往往具有这样一些特点:一为复杂性。其内部结构复杂,各种矛盾交织在一起,盘根错节;相关联系复杂,隔山唱歌水答应,牵一发而动全身。二为典型性。往往是同类矛盾的集中代表,牵扯广,影响大。三为艰巨性。处理起来比较棘手,难见一招之效,难求一时之功,比起一般问题的处理需要投入更多的精力。所以处理难题具有着格外重要的意义。

  首先,难题的正确处理有利于推动工作,改变局面。一般而言,难题往往是舆论的焦点、发展的瓶颈、全局的枢机,犹如“一夫当关”的关口。此关口打不开,则全局受影响;而一旦打开,则如高闸泄洪,一泻千里,使局面改观。

  其次,难题的处理可以展示领导干部能力,增强本领,提高威信。有的同志对难题采取“驼鸟政策”,不愿接、不想碰,更不敢去处理,其中一个重要原因是没有看到处理难题对自身成长进步的重要作用。也有的同志担心难题处理不好会失掉威信,因而抱着“逃避”的心态。这实际上是放弃了锻炼自己能力的实践机会。问题,就是在工作中需要研究和解决的矛盾。作为一个地方一个部门的领导尤其主要领导,躲不开、逃不掉,敢于应对、善于应对,乃岗位所系、使命所系,是一件露脸的事儿。而躲避只能丢自己的面皮,毁领导者的形象。其实,只要出于公心,尽职尽责,难题一时处理不好,群众也是会理解和知情的。而通过坚持不懈的努力把难题解决了,就能够大大提高威信,赢得人们发自内心的尊重和赞赏。这表明,前进中的矛盾和问题,表面上看是“危”,本质上讲是“机”,只要我们处理得当,善于化弊为利,就可以把它们转化为促进发展的拐点和机遇。善于化问题为机遇,化被动为主动,善于用破解难题撬动工作前进,是领导干部坚强、奋发有为的表现。

  党的十八届五中全会吹响了夺取全面建成小康社会伟大胜利的冲锋号,进入冲刺阶段的中国,无论是解决发展动力问题,还是解决发展不平衡问题;无论是解决人与自然的和谐问题,还是解决社会公平正义问题,都出现了许多新情况、新问题、新矛盾。人们甚至感到,越是全面深化改革,越是不断发展、不断前进,遇到的问题和矛盾就越多越复杂,处理起来就越难越艰巨。面对这种机遇和挑战并存的现实条件,扎实推进“四个全面”战略布局,各级领导干部的问题导向意识必须更强烈,以破解难题为支点撬动发展、驱动前进的意志必须更坚定、更自觉、更有作为。

  用破解难题撬动工作,态度是首要。推动党和国家事业发展,如同登山,山道弯弯,荆棘丛生,坎坷密布,每攀登一步都必须付出艰苦的代价,遇到问题是自然的、正常的。代价意识告诉我们,用什么破解发展难题、增强发展动力?靠什么践行发展理念、厚植发展优势?靠什么支撑锲而不舍、义无反顾?这里首要的是对待难题的态度。难题面前,领导干部如果胸无大志、贪图安逸,一心只想做“太平官”、“清闲官”、“享受官”,那么难题对于他来说就意味着“麻烦”,对难题就有可能视若无睹、绕道回避。这样做的结果只会让问题牵着鼻子走,让矛盾积累发酵、问题积重难返,错过解决问题的最佳时期,导致更为严重的后果。相反,如果志存高远、奋发有为,一心想着为人民服务、为群众办实事、做好事、解难事,有一种敢于迎难而上的精气神,那么难题就会成为撬动发展的支点。显然,我们的党员领导干部应当采取后一种态度。

  同时还应当看到,事物是相互联系、发展变化的,构成问题的矛盾中包含很多因素,既有对事物发展不利的因素,也有对其有利的因素,而有利因素与不利因素之间在一定的条件下是可以相互转化的。古人那句“祸兮,福之所倚;福兮,祸之所伏”,说的就是这个道理。从这个意义上说,问题之中蕴含着机遇。化问题为机遇,就是把握问题中的有利因素,并积极创造条件化不利因素为有利因素,使问题朝着人们所期望的方向发展。“小发展大困难,大发展小困难,不发展难上难”,这是我们过去实践经验的总结。发展中的问题只能在发展中解决,深化改革中的矛盾只能在深化改革中克服。在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决胜阶段,要求我们以更大的决心和勇气破解难题,不只是为了应对挑战,更是为了把握机遇;不只是为了短期目标,更是为了鹏图长远。

  用破解难题撬动工作,思路很关键。“思路决定出路”。思路对头,即使步履维艰,终将成功;思路不对,即使顺风顺水,终将无功。坚持问题导向,破解前进中的问题,要求各级领导干部一定要善谋善抓。一方面,要善于“牵牛鼻子”。比如,思想理论建设方面,就要紧紧抓住坚定理想信念问题,深入研究如何固本培元、用党的创新理论武装头脑,坚定道路自信、理论自信、制度自信;经济建设方面,就要紧紧抓住转变经济发展方式问题,深入研究如何推进经济结构战略性调整,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增强我国经济发展的后劲和抗风险能力,等等。抓住了这些带全局性的主要矛盾,推进全盘工作,就能求得“纲举目张”的整体性。另一方面,要善于运用新思维、寻找新路径,用新思路解决新问题。比如政治建设方面,紧紧抓住坚持党的领导、人民当家作主、依法治国三者有机统一,在增强人们的法治信仰上着力,在提高党员干部运用法治思维和法治方式行政上着力,推进法治国家、法治政府、法治社会一体化建设;作风建设方面,紧紧抓住“四风”问题,巩固和发展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和“三严三实”专题教育成果,防止问题“回潮”和“反弹”,扎实推进建立健全改进作风的常态化机制,等等。顺应新常态的新特征,用发展的思路解决发展中的问题,就能保持发展的内驱力,真正使问题导向成为点燃发展的新引擎,开辟后劲更足、前景更美的新路,切实有效地破解前进过程中的深层次矛盾和问题。

  用破解难题撬动工作,方法很重要。所谓问题导向,不是让问题唱主角,在问题里打圈圈,而是关键要去破解它,最终推动发展。怎么解决?当然不能指望一蹴而就、一揽子全部解决、一步到位彻底解决。有的问题需要创新的思路,有的问题需要适当的时机,有的问题需要攻坚的魄力,有的问题则需要管用的实招,这就要求我们必须认真研究破题的方法。通过具体分析,弄清楚哪些是思想认识问题,哪些是政治原则问题,哪些是群众正当的利益诉求;弄清楚哪些是体制机制弊端造成的问题,哪些是工作责任未落实造成的问题,哪些是条件不具备一时难以解决的问题。问题找准了,症结找到了,拿出对策就有了针对性。有的放矢,一把钥匙开一把锁,就能取得招招见实、招招见果的破题功效。各级领导干部每天都要处理许多具体工作,面对纷繁复杂的问题甚至是令人头痛的难题。这种情况下,一定要防止和克服直线式思维,不能迷失在现象的迷宫之中,不能让表象问题“乱花渐欲迷人眼”,而要善于运用唯物辩证法这个根本方法,对问题的本质作出正确判断。千难万难,思路对头就不难。越是爬坡过坎的关口,越要用发展的眼光看问题,用发展的思路解难题,遵循发展规律,才能切实把发展的主动权牢牢抓在手上。

  用破解难题撬动工作,狠劲韧劲不可缺。应当说,许多问题解决起来确实有难度,考验着我们攻坚克难的勇气和韧劲。但必须看到,“困难像弹簧,你强它就弱,你弱它就强。”只要敢于直面,敢于碰硬,问题最终都能被我们攻克,甚至可以成为下一步发展的契机。这就要求我们,破解难题,一定要付诸狠劲和实劲。所谓狠劲,就是要有打攻坚战的决心,敢啃硬骨头,勇于闯难关,遇到困难不退缩,碰到矛盾不回避,以逢山开路、遇河架桥的勇气,以钉钉子精神解决好每一个问题,在攻克一个又一个难题中推动事业发展。尤其对民众承诺了的事就要赶紧办,拟定了的计划目标就得马上干,存在的缺点和问题就应立即改,干就要干出样子,干出成效。所谓韧劲,就是要有打持久战的准备。改革进入攻坚期,唯其难、唯其险,要一步一个脚印踩实,要有咬定青山不放松的耐心和恒心,发扬“钉钉子”精神,抓工作环环相扣、步步紧跟,持续发力,毫不懈怠;干一件成一件,一件接着一件干,拿出水滴石穿的毅力,拿出“衣带渐宽终不悔”的韧劲,在攻克一个又一个问题堡垒中不断创造新的业绩。作为各级领导干部,解决难题取信于民,让全体人民生活更美好、有更多获得感,不只是担当,更是职责;不只是时代要求,更是历史责任。

  用破解难题撬动工作,能力是保证。古人云,“政善治,事善能。” 我们讲发现问题的敏锐,讲直面问题的担当,讲解决问题的办法,归根结底取决于我们自身的能力和素养。现在形势发展变化很快,不熟悉、不了解的东西越来越多,面临问题的复杂程度、解决问题的艰难程度远远超过以往,新办法不会用、老办法不管用、硬办法不敢用、软办法不顶用,领导干部本领恐慌问题十分突出。正如习近平总书记所指出的,很多同志有做好工作的真诚愿望,也有干劲,但由于缺乏本领,结果是虽然做了工作,有时候也很辛苦,但不是不对路子,就是事与愿违,甚至搞出一些南辕北辙的事情来。因此,认识好、解决好问题,唯一的途径就是增强本领。没有过硬的能力,没有“化”的本领,即使态度再好,也只能是心有余而力不足。这就要求,在纷繁复杂的问题面前,各级领导干部必须具有克服本领恐慌的紧迫感,不断提高驾驭问题、破解问题的能力。

  坚持问题导向,直面问题,敢于解决问题,在破解难题中撬动工作,包括以敢于革自己的“命”的勇气治自己的“病”,毅然朝着正确方向“转身”,思想就进步了、工作就前进了。这既是坚持马克思主义的否定观,也是坚持问题导向的要义之所在。

责任编辑:杨丽
版权声明:凡本网文章下标注有版权声明的均为中国青年网合法拥有版权或有权使用的作品,未经本网授权不得使用。违者本网将依法追究法律责任。如需授权,点击
 
返回首页>>

扫描二维码进入

“青年之声”微信

扫描二维码进入

中国青年网微博

扫描二维码进入

"畅想星声"全国大学生

网络歌唱大赛

x