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新闻|图片|评论|财经|共青团|大思政|青年电视|青年之声|法治|教育|中青校园|励志|文化|军事|体育|地方|娱乐|ENGLISH

投稿邮箱 : comments2005@126.com

新闻热线:010-64098298

  • 促进高质量充分就业(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学习《习近平经济文选》第一卷专家谈)

    我们要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关于促进高质量充分就业的重要论述,深刻洞察内外部环境演变和就业矛盾变化,准确把握人民群众的共同愿望,不断探索就业发展规律,使制定的就业促进规划和就业政策体系体现时代性、把握规律性、富于创造性。【详情】

    沈坤荣 2025-08-22 09:05:09 中国青年网;中国式现代化;技术性失业;政策协同;充分就业
  • 与时俱进推动全球治理体系改革完善

    今年是联合国成立80周年,具有承前启后的重要意义。80年前,中国作为二战主要战胜国,同各国一道创立了联合国。80年来,以联合国为核心的国际体系为人类进步事业提供重要保障,以协调合作为基石的多边主义理念日益深入人心,全球治理成为关乎人类共同福祉的重大课题。【详情】

    中央政治局委员、外交部部长 王毅 2025-08-21 09:26:06 中国青年网;全球治理;多边主义;中国声音;中国方案
  • 六词读懂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理念的世界影响

    20年前,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理念在浙江安吉提出。在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理念指引下,近年来,中国通过多方主体参与、多维度实践,构建起生物多样性保护与可持续发展的良性循环。【详情】

    人民日报 2025-08-20 09:53:15 中国青年网;生态管护;中国式现代化;藏羚羊数量;储能系统;中国风电
  • 传承与弘扬东北抗联精神

    东北抗联精神作为中国共产党领导的东北抗联在战争中表现出来的精神风貌和思想品格,是伟大抗战精神的具体体现,是中国人民弥足珍贵的精神财富,是中国共产党人精神谱系的重要组成部分。【详情】

    李淑娟 2025-08-20 09:34:29 中国青年网;东北抗联;抗联第一路军;1941年;史学方法
  • 【理响中国·铿锵有理|经济向好有底气】绿色消费升级带动商业模式创新变革

    近年来,消费市场规模持续扩大。商务部数据显示,我国作为世界第二大消费市场,2024年零售总额达48.8万亿元,2025年预计突破50万亿元。消费不仅对GDP增长贡献率在50%至60%之间,而且消费升级直接拉动了制造业的投资效率。值得注意的是,绿色消费在消费市场的表现也极为亮眼,成为举足轻重的消费新趋势。 【详情】

    李岩 2025-08-19 09:30:07 中国青年网;绿色消费;银发经济;个体消费行为;电子废弃物;消费者
  • 【理响中国】完整把握《习近平谈治国理政》第五卷的核心要义

    《习近平谈治国理政》第五卷的出版对我们深刻把握党的创新理论,深刻理解新征程上党的历史使命,深入贯彻习近平总书记一系列新思想新观点新论断具有重大意义。我们必须结合党的二十大以来的最新理论成果和实践成果,及时跟进、深刻领悟其中的原创性理论和原理性贡献。【详情】

    韩东晖 2025-08-19 09:19:42 中国青年网;中国式现代化;治国;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文化领导权
  • 数智技术赋能党的创新理论传播

    通过算法推荐和个性化推送等手段,实现了党的创新理论分众化、差异化精准传播,显著提升了传播的针对性和实效性。运用人工智能等新技术扩展表达边界,将“嵌入式”“沉浸式”宣传融入新平台新应用,推动党的创新理论直达基层、入脑入心。【详情】

    王维国 2025-08-19 09:07:16 中国青年网;创新理论;赋能;传播内容;传播方式
  • “大思政课”实践育人质效评价的五个维度

    “大思政课”作为思政小课堂与社会大课堂相结合的一种教育形态,聚焦知行合一、实践育人。如何运用数智技术优势创新“大思政课”实践育人评价体系,促进学生全面发展,是当前教育改革发展面临的新课题。【详情】

    李怀杰 2025-08-18 16:59:02 中国青年网;大思政课;维度;实践育人;教育形态;循证
  • 所不卖公器,动为苍生谋

    “所不卖公器,动为苍生谋”,出自唐代王维《献始兴公》,是诗人对贤相张九龄的赞美。此诗意为,权力不是可以用来交易的私有物品,行使权力的一举一动都应为百姓的福祉谋划。诗句深刻揭示了治国理政的核心在于公权不可私用,其存在和施行的目的是为苍生百姓谋福利。【详情】

    郑佳琳 2025-08-18 14:12:34 中国青年网;百姓福祉;行使权力;治国理政
  • 历史不会辜负实干者(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

    2025年7月7日至8日,习近平总书记在山西考察时指出“实业兴国,实干兴邦”,强调“咬定青山不放松,坚定有序向前推进”。“实干兴邦”强调必须通过“干”,去推进中国式现代化,奋力实现强国建设、民族复兴伟业的美好憧憬和向往。【详情】

    韩振峰 2025-08-18 09:21:21 中国青年网;习近平;中国式现代化;实干兴邦;总书记;民族复兴
  • 加快推进体育强国建设

    体育强则中国强,国运兴则体育兴。党的十八大以来,习近平总书记高度重视体育工作,在一系列重要论述中深刻阐释了体育在党和国家事业发展全局中的重要地位,科学回答了“为什么要建设体育强国,建设什么样的体育强国,怎样建设体育强国”等重大理论和实践问题,为推进体育强国建设提供了根本遵循和行动指南。【详情】

    毛丽娟 2025-08-17 09:49:29 中国青年网;加快推进;体育事业;中国式现代化;体育改革;体育发展
  • 构建人工智能国际协同治理机制

    全球人工智能鸿沟扩大,资源向少数国家集中,多数国家被排除在治理讨论外,加剧发展不平衡。这些无不警示国际协同治理面临紧迫性,需推动人工智能治理的国际合作机制构建,以应对严峻挑战。【详情】

    张瑾 2025-08-16 09:26:21 中国青年网;人工智能;协同治理;国际合作
  • 大力弘扬艰苦奋斗、勤俭节约的优良作风

    艰苦奋斗、勤俭节约是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也是我们党的优良作风。2025年5月,中共中央、国务院印发了修订后的《党政机关厉行节约反对浪费条例》,为弘扬艰苦奋斗、勤俭节约的优良作风提供了制度保障。【详情】

    赵纪萍 2025-08-15 09:20:36 中国青年网;勤俭节约教育;作风建设;弘扬;两弹一星;沉浸式
  • 以人工智能增强中华文化国际传播力影响力

    人类文明的每一次历史性跨越,都离不开技术革命所产生的巨大推动力。马克思恩格斯在《德意志意识形态》中深刻指出,“一定的生产方式或一定的工业阶段始终是与一定的共同活动方式或一定的社会阶段联系着的,而这种共同活动方式本身就是‘生产力’”。【详情】

    廖祥忠 2025-08-14 16:56:10 中国青年网;历史性跨越;技术;传播能力;新特征
  • 发挥我国经济韧性强的优势统筹发展和安全(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学习《习近平经济文选》第一卷专家谈)

    加快构建以国内大循环为主体、国内国际双循环相互促进的新发展格局,是把握未来发展主动权的战略部署。进一步看,能否实现经济循环畅通,又主要取决于供给和需求两端是否动力强劲、总体匹配、动态平衡、良性互动。【详情】

    韩保江 2025-08-14 10:12:16 中国青年网;公共产品供给;统筹发展;十四五;稳定器
  • 新质生产力赋能高质量发展的实现路径

    高质量发展是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的首要任务,发展新质生产力是推动高质量发展的内在要求和重要着力点。习近平总书记多次就发展新质生产力提出明确要求,为新征程上推动经济高质量发展提供了重要遵循和科学指引。【详情】

    张利国 彭继权 2025-08-14 09:27:56 中国青年网;赋能;实现路径;新优势;高质量;新材料
  • 全国统一大市场如何从“破”到“放”

    中央财经委员会第六次会议指出,纵深推进全国统一大市场建设,基本要求是“五统一、一开放”,即统一市场基础制度、统一市场基础设施、统一政府行为尺度、统一市场监管执法、统一要素资源市场,持续扩大对内对外开放。【详情】

    钟辉勇 2025-08-13 10:34:08 中国青年网;市场分割;区域均衡;指挥棒
  • 向世界展现一个生机勃勃的红色中国

    全民族抗战时期,中国共产党不断加强对内对外宣传,越来越多的英美记者通过各种途径,来到延安和其他抗日革命根据地开展实地考察和新闻采访。 【详情】

    钟周铭 2025-08-13 09:21:39 中国青年网;中国革命;新民主主义;选举
  • 建设教育强国必须正确处理“五对关系”

    在2024年全国教育大会上,习近平总书记明确提出:“建设教育强国是一项复杂的系统工程,需要我们紧紧围绕立德树人这个根本任务,着眼于培养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坚持社会主义办学方向,坚持和运用系统观念。【详情】

    周鸿 2025-08-12 17:08:44 中国青年网;教育强国;方向;思路;有机统一
  • 抗日民主根据地经济建设及经验启示

    中国人民抗日战争是近代以来中国人民反抗外敌入侵持续时间最长、规模最大、牺牲最多的民族解放斗争。在抗日战争的烽火中,在大生产运动的号角声中,广大党员干部进一步明确革命的目的是为了建设,打倒日本帝国主义是为了中国的解放与发展。【详情】

    吴敏超 2025-08-12 08:50:58 中国青年网;军队;抗日斗争;筑牢根基;根据地建设
  • “大思政课”实践育人质效评价的五个维度

    “大思政课”作为思政小课堂与社会大课堂相结合的一种教育形态,聚焦知行合一、实践育人。如何运用数智技术优势创新“大思政课”实践育人评价体系,促进学生全面发展,是当前教育改革发展面临的新课题。【详情】

    李怀杰 2025-08-18 16:59:02 中国青年网;大思政课;维度;实践育人;教育形态;循证
  • 建设教育强国必须正确处理“五对关系”

    在2024年全国教育大会上,习近平总书记明确提出:“建设教育强国是一项复杂的系统工程,需要我们紧紧围绕立德树人这个根本任务,着眼于培养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坚持社会主义办学方向,坚持和运用系统观念。【详情】

    周鸿 2025-08-12 17:08:44 中国青年网;教育强国;方向;思路;有机统一
  • 【理响中国】推进大中小学思政课改革创新

    习近平总书记指出,“坚持改革创新,推进大中小学思想政治教育一体化建设,提高思政课的针对性和吸引力”,“改革创新是时代精神,青少年是最活跃的群体,思政课建设要向改革创新要活力”。推进大中小学思政课一体化改革创新是思政课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的关键一招。【详情】

    杨天梅 曹胜 2025-08-04 11:17:52 中国青年网;思政教育;教育强国;改革创新;优质教学
  • 深刻理解弘扬伟大抗战精神的时代价值

    在纪念抗战胜利80周年之际、在推进中国式现代化的新征程上,大力弘扬伟大抗战精神具有多维度的时代价值。伟大抗战精神是中国人民在抗日战争中形成的精神财富,作为跨越时空的精神火炬,伟大抗战精神的弘扬是历史逻辑的必然延伸,也是应对现实挑战的内在逻辑。【详情】

    王锁明 2025-08-03 10:25:11 中国青年网;抗战精神;共同体意识
  • 高校基层党组织在青年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中的重要作用

    在具体实践中,需要将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摆在“五位一体”总体布局中统筹谋划,特别是在文化建设中,要通过传承发展中华优秀传统文化、革命文化和社会主义先进文化,构建起强有力的精神纽带。【详情】

    邓扬麒 高群 孙永丹 2025-07-30 19:01:33 中国青年网;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基层党组织;民族团结
  • 高校如何更好推进“第二个结合”

    习近平总书记指出,“第二个结合”是又一次的思想解放,让我们能够在更广阔的文化空间中,充分运用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宝贵资源,探索面向未来的理论和制度创新。高校是我国哲学社会科学研究的重要力量,要坚持和推进“第二个结合”研究阐释,勇于担当理论创新策源地,在宣传思想文化领域切实发挥好引领作用。【详情】

    任友群 2025-07-25 09:07:59 中国青年网;高校;第二个结合;理论创新
  • 互联网时代的青年网络道德问题及其教育引导

    社交闭锁导致道德观圈层化。青年的成长与互联网发展高度绑定,他们经常通过互联网寻找同好、结成网络社交圈、打造理想化网络形象以满足精神需求。然而,面临互联网多元价值冲突,青年的价值观与道德观有时并不成熟,对于是非判断难以达到理性、客观和全面,行为上易表现出感性化、主观化和片面化的特征。【详情】

    方锦鹏 庞立生 2025-07-16 14:15:03 中国青年网;价值观念;青年;网络道德;教育引导
  • 【理响中国】高校社科工作全面深化改革的使命与路径

    在进一步全面深化改革、推进中国式现代化的宏大战略部署中,高校社科工作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坚持“两个结合”,全面推进哲学社会科学工作迈上新台阶。习近平总书记指出,加快构建中国特色哲学社会科学,归根结底是建构中国自主的知识体系。在教育强国建设进程中,高校社科工作者肩负着以学术创新驱动文化传承、回...【详情】

    李晓兵 2025-07-14 13:54:10 中国青年网;深化改革;传承创新;实验室;教育强国
  • 在新时代继承和弘扬伟大抗战精神(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

    天下兴亡、匹夫有责的爱国情怀,不仅是抗战胜利的强大精神动力,也是我们今天推进强国建设、民族复兴伟业的宝贵精神财富。伟大抗战精神内蕴的视死如归、宁死不屈的民族气节,不畏强暴、血战到底的英雄气概,是我们民族血性和勇气的鲜明体现。【详情】

    刘光明 2025-06-27 09:00:34 中国青年网;抗战精神;精神基因;中国式现代化;中华民族;民族复兴
  • 【理响中国】立心铸魂 开创高校文化育人工作新局面

    作为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文化篇,习近平文化思想是新时代党领导文化建设实践经验的理论总结,是坚持“两个结合”、推进马克思主义文化理论创新的重大成果,为更好担负起新时代的文化使命,提供了强大思想武器和科学行动指南。【详情】

    颜隆忠 2025-06-24 09:16:42 中国青年网;文化育人;高校思想政治教育
  • 继承和弘扬伟大抗战精神

    正是由于中国抗日战争的正义性和进步性,抗战精神也才成为代表正义、和平、真理和光明的人类进步精神之一。在一定意义上说,抗战精神不仅属于中国人民和中华民族,也属于世界上所有爱好和平、追求正义、向往光明和进步的人们。【详情】

    宇文利 2025-06-22 09:42:03 中国青年网;抗战精神;精神基因;中国式现代化;精神支撑
  • 生成式人工智能融入高校思政工作的机遇挑战

    生成式AI的应用推广给高校思政工作带来了机遇挑战:一方面,生成式AI为高校思政工作注入新的活力;另一方面,其潜在的数据风险与价值偏差可能误导学生的价值观。高校必须坚持底线思维,在防范风险的同时充分挖掘和发挥生成式AI的技术优势,建立完善的风险防控与伦理治理体系。【详情】

    薛思雅 2025-06-16 11:19:58 中国青年网;人工智能;思政教育;伦理治理
  • 推动中央八项规定精神在高校落地生根

    高校是教育、科技、人才的集中交汇点,肩负着为党育人、为国育才重要使命,必须坚持更高标准、更严要求,先学一步、深学一层,推动学习教育有序有效开展,走好“第一方阵”,带好头做标杆,锲而不舍推动中央八项规定精神在高校落地生根。【详情】

    樊建武 2025-05-28 09:24:27 中国青年网;师德师风建设;学生评优;风险防控;高校内部管理
  • 发挥高校科技创新生力军作用

    中国式现代化要靠科技现代化作支撑,实现高质量发展要靠科技创新培育新动能。习近平总书记在全国教育大会上指出,我们要建成的教育强国,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教育强国,应当具有强大的思政引领力、人才竞争力、科技支撑力、民生保障力、社会协同力、国际影响力。【详情】

    任小龙 2025-05-27 09:11:11 中国青年网;中国式现代化;科学家;教育强国;科技强国
  • 科学家精神融入劳动教育涵养时代新人

    创造性劳动不仅代表了人类智慧的高度凝结,更是传承和弘扬科学家精神的核心所在。培养能够担当民族复兴大任的时代新人,必须将科学家精神融入学生的劳动教育中,使他们能够在创造性劳动中养成崇尚科学、尊重劳动的习惯。【详情】

    杨帅 廖文 2025-05-22 11:25:10 中国青年网;科学家精神;劳动教育;劳动价值观
  • 共青团在国家治理现代化进程中的使命担当

    当前,世界百年未有之大变局加速演进,青年群体的价值观念、组织形态、行为方式呈现新特征,如何精准把握共青团在国家治理现代化进程中的角色定位,充分发挥政治功能、动员功能和服务功能,是新时代共青团工作面临的重大理论和实践课题。【详情】

    苗少敬 2025-05-09 13:02:25 中国青年网;国家治理;政治功能;服务青年
  • 建好“大思政课” 服务教育强国建设

    建设教育强国,龙头是高等教育。高校要肩负起时代责任与历史使命,落实好立德树人这一根本任务,坚持不懈用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铸魂育人,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教育强国建设提供有力支撑。【详情】

    杨贤金 2025-05-08 14:06:33 中国青年网;大思政课;教育强国;立德树人
  • 担起新时代新征程党赋予共青团的使命任务

    在总书记重要讲话精神指引下,共青团政治建设全面加强,政治学校、先锋力量、桥梁纽带、先进组织的职责定位更加彰显,坚决做到“两个维护”成为全团的牢固政治信念,为中国式现代化挺膺担当成为广大团员和青年的高度自觉,新时代新征程党的青年工作和共青团事业蓬勃向上。面向未来,共青团将不忘初心使命、奋力担当作为,更好动员引领广大团...【详情】

    共青团中央书记处 2025-05-05 10:15:05 中国青年网;共青团;中国式现代化;西部计划志愿者;留守儿童;共同体意识
  • 新时代思政课建设的多维创新

    新时代思政课建设已从顶层设计的宏伟蓝图落实为铸魂育人的系统性改革成果。特别是在“八个相统一”原则指引下,“理论性和实践性相统一”的辩证方法论,为破解思政课教学“重理论灌输、轻实践养成”的难题提供了根本遵循。党的十八大以来,习近平总书记多次进行地方考察调研活动,为思政课实践教学提供了鲜活素材。【详情】

    2025-04-26 09:55:21 中国青年网;思政;学生主体性;教师主导;辩证方法论
  • 湖湘红色家书融入高校思政课的路径选择

    作为湖湘红色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湖湘红色家书承载了一代又一代革命先辈的家国情怀、理想信念与奋斗精神,是鲜活的红色文化资源。家书所呈现的人物事迹和历史事件,生动展现了中国革命的艰辛和伟大成就,将这些家书融入高校思政课教学,以生动真实的历史故事和情感力量,与学生进行跨越时空的心灵对话,促使思政课更具感染力、吸引力和亲和...【详情】

    彭昊 彭思宇 2025-04-18 16:04:05 中国青年网;家书;湖湘;思政;高校;红色文化
  • 抗战史和二战史重大研究成果发布暨学术研讨会在京召开

    为纪念中国人民抗日战争暨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80周年,8月20日,抗战史和二战史重大研究成果发布暨学术研讨会在京召开。会议举行了“中流砥柱”“东方主战场”“世界反法西斯战争”三场主题研讨。【详情】

    高莹 2025-08-21 10:19:50 中国青年网;二战史;研究成果;研究领域;世界反法西斯战争
  • 开拓敦煌学研究新领域

    敦煌学以敦煌文献和石窟艺术为主要研究对象,涉及历史学、考古学、文字学、艺术学、宗教学等诸多学科,百余年来形成规模巨大的研究成果。会议由中国敦煌吐鲁番学会和四川大学联合主办,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重点研究基地四川大学中国俗文化研究所承办。【详情】

    陆航 2025-08-19 09:56:32 中国青年网;讲经文;敦煌学研究所;研究领域;研究成果
  • 推动学术期刊高质量发展

    8月16—17日,期刊集群化建设和高质量发展学术研讨会在西北师范大学举行。来自全国期刊界百余位专家学者与会,围绕期刊集群化建设的模式探索、机制创新、资源共享、数字赋能、国际化拓展、话语建构、质量保障等议题展开深入交流研讨,共同探寻期刊集群化与高质量发展的可行路径。【详情】

    朱羿 2025-08-19 09:53:21 中国青年网;学术期刊;学术传播;学术影响力;高校学报
  • 出土文献深化丝绸之路研究

    出土文献文物对佐证和研究丝绸之路具有重要价值。兰州大学副校长沙勇忠表示,文明交流互鉴,是推动人类文明进步和世界和平发展的重要动力。丝绸之路是一条沟通古代中国与中亚、西亚、南亚、欧洲、北非等地区的重要国际通道,数千年来为整个人类世界的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交流作出了巨大历史贡献。【详情】

    朱羿 2025-08-18 10:24:58 中国青年网;丝绸之路;出土文献;共同体意识
  • 关注人工智能时代的设计哲学研究

    设计既关注自然问题,也关乎社会问题,已从一个专业化的概念逐渐发展为具有较强普遍性的文化性概念,与人类社会或文明所内含的未来特质密切相关。北京师范大学哲学学院教授刘孝廷认为,设计是创造力的集中体现,面向未来的设计应当从关注现代性转向强调未来性,更加体现人的主动性、主体性和自由度。【详情】

    王广禄 2025-08-18 10:23:33 中国青年网;人工智能;哲学学院;共生发展;王大洲
  • 《穿行于历史间的思考》新书分享会在京举办

    7月20日,中央党史和文献研究院第七研究部一级巡视员班永吉文艺评论集《穿行于历史间的思考》新书分享会在北京举办。该著收录了作者对经典文学、影视作品、涉党史人物与重大事件等读物及个人出版物的述评,展现了作者在文艺评论领域的深入思考。【详情】

    龚泓铭 2025-07-26 14:58:29 中国青年网;文艺评论;传承党史;探索生命
  • 深入挖掘陶行知教育思想当代价值

    7月21日,“陶行知教育思想理论研究与创新实践”学术研讨会在南京举行。与会专家学者就陶行知教育思想的当代价值挖掘、理论研究与实践创新等话题进行深入研讨。【详情】

    王广禄 刘凯 2025-07-24 10:55:09 中国青年网;陶行知教育思想;教育强国;当代价值;师德师风建设
  • “全球南方”深度参与国际秩序变革

    7月19日,纪念亚非会议70周年学术研讨会暨中国非洲史研究会2025年年会在内蒙古通辽召开。与会学者回顾了亚非会议的重要意义与历史影响,围绕中非文明交往、“全球南方”等重要议题展开深入研讨。【详情】

    赵徐州 2025-07-24 10:53:49 中国青年网;全球;全球治理;上海外国语大学;国际格局
  • 数智时代重构外国文学研究范式

    7月18—19日,“数智时代的外国文学研究学术研讨会”在兰州举行。与会专家学者共同探讨数智浪潮下外国文学的学科新图景、研究新范式,助推中国外国文学学科自主知识体系建设。【详情】

    朱羿 2025-07-24 10:50:52 中国青年网;外国文学研究;叙事研究;世界文学;时代背景
  • 中国教学论自主知识体系研究研讨会举办

    中国教育学会教育学分会教学论专业委员会常务理事会暨“教育强国背景下中国教学论自主知识体系研究”专题学术研讨会近日在新疆师范大学温泉校区举行。会议由中国教育学会教育学分会教学论专业委员会主办,新疆师范大学教育科学学院、昌吉学院·新疆基础教育质量提升研究中心、昌吉学院·社会科学界联合会承办。【详情】

    程良宏 2025-07-24 10:48:00 中国青年网;教学论;自主知识;教育强国;体系研究;赋能
  • 为维护战后国际秩序提供理论支持

    武汉大学国家领土主权与海洋权益协同创新中心主任胡德坤表示,1942年《联合国家宣言》的签署标志着世界反法西斯同盟正式成立。首都师范大学历史学院教授徐蓝表示,中国14年抗战不仅开辟了世界上首个反法西斯战争的东方主战场,而且构成了第二次世界大战不可或缺的组成部分。【详情】

    明海英 2025-07-14 14:00:48 中国青年网;国际体系;国际力量;国际问题;理论支持
  • 深刻把握中华文化主体性

    7月2日,“习近平文化思想与中国自主知识体系建构”学术研讨会在威海举行。与会学者围绕习近平文化思想及其哲学基础研究,中华文化主体性与中国自主知识体系构建,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创造性转化、创新性发展等议题展开深入探讨。【详情】

    张清俐 孙孟媛 2025-07-10 10:24:25 中国青年网;文化主体性;文化自我;文化思想;中国式现代化
  • 谱写东北地区“大思政课”建设新篇章

    6月21日,东北三省一区“大思政课”建设联盟(以下简称“联盟”)工作推进会暨东北振兴实践融入思政课学术研讨会在辽宁沈阳举办。与会学者提出要进一步推动东北三省一区“大思政课”建设,提升思政课建设质量和水平,增强思政课教育教学的针对性和实效性,服务新时代东北全面振兴。【详情】

    赵徐州 2025-06-26 09:37:04 中国青年网;思政教育;东北振兴;大课堂;感恩教育
  • 深入推进新时代党的创新理论研究

    今年是马克思主义理论一级学科设立20周年。6月20日,马克思主义理论学科设立20周年暨党的创新理论体系化学理化研究高层论坛在南京师范大学举行。与会学者共同回顾马克思主义理论学科20年发展历程,共商如何推进党的创新理论体系化学理化研究。【详情】

    吴楠 2025-06-26 09:36:07 中国青年网;创新理论;理论自觉;马克思主义理论
  • 积极塑造国际传播新范式

    6月21日,“应对世界不确定性:话语、媒介与全球治理”暨第八届形象研究与全球传播学术论坛在沪召开。会议由上海外国语大学、中国新闻史学会国际传播专业委员会主办,上海外国语大学新闻传播学院等承办。【详情】

    查建国 陈炼 2025-06-26 09:35:05 中国青年网;上海外国语大学;新范式;全球传播;自塑
  • 推动构建中国非遗自主知识体系

    高质量的学术期刊能够展示学科发展的最新动态和前沿成果,推动学科交叉融合,促进新知识增长点的形成。《文化遗产》副主编王霄冰鼓励青年学者注重非遗本体研究,倡议期刊通过“刊物先行”的方式推介非遗研究新范式,共同培育非遗学科。【详情】

    李永杰 屠笑 2025-06-26 09:34:01 中国青年网;非遗;自主知识;本体研究;期刊特色
  • 数智赋能古籍研究创新路径

    6月20—22日,“数智时代古籍整理与学术研究”研讨会暨古籍研究青年同仁联谊群第十九次沙龙在宁夏银川举行。与会学者围绕主题“数智时代古籍整理与学术研究”,从“古籍整理研究”“文学文献研究”“历史文献与文化研究”“海外汉学与地方文献研究”“非书文献研究”等方面展开研讨。【详情】

    陈雅静 邵敏 2025-06-26 09:33:07 中国青年网;古籍工作;古籍整理;古籍文献;研究范式
  • 关注中华礼学的发展演变

    6月21—22日,“麓山论礼:中华礼乐文明的传承与开新”学术研讨会在湖南长沙召开。与会专家研究了夏、商、周三代直至晚清民国之际中华礼学的发展演变,对礼的起源、礼的性质、礼对历代国家治理的贡献、礼的当代价值展开了广泛讨论。【详情】

    班晓悦 滕振铎 2025-06-26 09:32:08 中国青年网;礼学;礼文化;湖南大学;岳麓书院
  • 探讨数字社会语言生活新生态

    6月20—22日,第十一届中国语言政策与语言规划学术研讨会暨第三届语言治理与国家治理研讨会在北京举办。与会专家学者围绕数字时代的语言生活、语言治理以及国际中文教育等核心议题,探讨数字时代语言生活呈现的多元性和创新性。【详情】

    陈雅静 2025-06-26 09:31:10 中国青年网;语言规划;语言生活;首都师范大学国际文化学院;身份政治
  • 深入推进马克思主义在中国早期传播研究

    “革命先辈们的不懈努力,使湖北成为马克思主义传播的前沿阵地,为中国共产党早期组织的建立提供了思想滋养和人才储备。马克思主义在中国的早期传播,是中华民族救亡图存历程中的思想灯塔,是中国共产党诞生的重要理论基石。【详情】

    明海英 2025-06-22 10:29:04 中国青年网;早期马克思主义者;马克思主义传播;马克思主义发展史;马克思主义中
经典品读 更多>>
  • b219ebc4b74543a94877eac311178a82b9011454_副本.jpg

    中共中央党史和文献研究院编辑的习近平同志《论坚持全面深化改革》第一卷、第二卷,近日由中央文献出版社出版,在全国发行。【详细】

  • QQ截图20250313153430.jpg

    中共中央党史和文献研究院编辑的《习近平关于加强党的作风建设论述摘编》一书,近日由中央文献出版社出版,在全国发行。【详细】

  • f44d3075892827ba997502.png

    由中央党校(国家行政学院)哲学部教授刘余莉主持撰著的《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蕴含的全人类共同价值》一书,由浙江教育出版社出版。该书为国家高...【详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