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新闻|图片|评论|财经|共青团|大思政|青年电视|青年之声|法治|教育|中青校园|励志|文化|军事|体育|地方|娱乐|ENGLISH

投稿邮箱 : comments2005@126.com

新闻热线:010-64098298

  • 全球治理倡议具有深远意义

    在这个国际格局深刻变革、不平等现象依然突出的时代,推动构建更加公正合理的全球治理体系对包括牙买加在内的小岛屿发展中国家而言,不仅是外交上的必然选择,也是关乎生存与发展的重要战略。【详情】

    费荣 2025-10-06 09:26:22 中国青年网;全球治理;国际法治;发展中国家;国际格局
  • 中国经济发展具有开放共赢性

    习近平总书记强调,中国扩大高水平开放的决心不会变,同世界分享发展机遇的决心不会变,推动经济全球化朝着更加开放、包容、普惠、平衡、共赢方向发展的决心不会变。三个“不会变”高屋建瓴、思想深邃,从人类命运共同体的高度,展现出大党大国领袖的天下情怀和高瞻远瞩。【详情】

    钟才文 2025-10-06 09:04:37 中国青年网;一带一路;经济全球化;开放共赢;高水平对外开放
  • 充分发挥从严监督执纪利器作用

    习近平总书记在中央政治局第二十一次集体学习时强调,从严监督执纪是党的自我革命的利器,要求在从严监督执纪方面进一步落实到位,为纪检监察机关履行监督责任、推动党的自我革命向纵深发展进一步指明了方向、提供了遵循。【详情】

    李伟 2025-10-05 09:10:25 中国青年网;从严治党;马克思主义;团结统一;协同
  • 牢牢把握全面深化改革的本质要求和内在规律

    《进一步全面深化改革要紧扣推进中国式现代化这个主题》是习近平总书记2024年5月23日在山东济南召开的企业和专家座谈会上重要讲话的要点,收录在《论坚持全面深化改革》第二卷。中国式现代化的“人民性”本质为进一步全面深化改革确立了根本价值标尺,让改革获得更为广泛的社会认同。【详情】

    崔丽华 2025-10-04 09:26:03 中国青年网;改革发展;改革方法;本质要求;改革重点;全面推进
  • 传承中华优秀传统法律文化

    中华法律文化历史源远流长,数千年绵延不断,形成了独树一帜、影响深远的中华法系,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治建设提供了无比丰厚的宝贵滋养和历史积淀。【详情】

    张真理 2025-10-03 09:01:31 中国青年网;法律文化;规范司法行为;兴灭;中华法系;法律实施;优秀传统
  • 怎样认识推进中华民族共同体建设

    中华民族具有百万年的人类史、一万年的文化史、五千多年的文明史。在漫长的历史演进中,我国各民族手足相亲、守望相助,形成了血脉相融、骨肉相连,你中有我、我中有你,多元一体、不可分割的命运共同体。这是我国的一个显著标志,也是我国发展的巨大优势。【详情】

    《求是》杂志编辑部 2025-10-02 09:13:39 中国青年网;中华民族共同体;民族工作;共生共居
  • 深刻把握“促进文明交流互鉴”的丰富内涵

    和羹之美,在于合异。人类在漫长的历史长河中,创造和发展了多姿多彩的文明。文明多样性同自然界的生物多样性一样,是世界的基本特征,更是镌刻在人类发展进程中的天然印记。它既彰显不同文明间的千差万别,也体现文明交融沟通而成的独特魅力,是同一性与差异性辩证关系的统一。【详情】

    周琦 2025-10-01 09:15:14 中国青年网;文明交流互鉴;文明多样性;平等理念
  • 数字化赋能优质文化资源直达基层

    国务院办公厅印发的《关于推动文化高质量发展的若干经济政策》,为优质文化资源直达基层提供了政策保障。在推进数字强国建设与文化强国建设的背景下,以数字化赋能优质文化资源直达基层,成为促进人民精神生活共同富裕的有力之举。【详情】

    王秀伟 2025-09-30 09:08:06 中国青年网;文化资源;基层;资源整合;主体性地位
  • 以鲜明理念绘就时代画卷——习近平总书记强调的“底色”

    “底色”原意为绘画时的第一层着色,也是决定整幅画作色调的颜色,代指每个事物中最重要的、最不易改变的本质属性。党的十八大以来,习近平总书记在不同场合多次运用“底色”这一形象表达。深入学习领悟其中所蕴含的精华要义,有助于我们时刻牢记党的初心使命,以更加坚定、更加自觉的姿态投身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详情】

    陈虹宇 2025-09-29 09:09:48 中国青年网;底色;中国式现代化;时代使命;民族复兴
  • 把握“两个结合”学理化阐释的关键点

    “两个结合”是我们党在新时代的重大理论创新,其深邃内涵和深远意义需要从学理上深入阐释。学理化阐释“两个结合”,关键是要搞清楚“究竟什么是结合”这一基础性、核心性问题,澄明“结合”这一核心概念。【详情】

    刘建军 2025-09-28 09:13:34 中国青年网;两个结合;哲学意蕴;新范畴;内部机理
  • 更好发挥国家发展规划的战略导向作用

    新中国成立之初,面对一穷二白、生产力极端落后的局面,我们党深刻认识到,要实现国家富强、民族振兴,必须集中力量办大事,有目标、有计划地推进现代化建设。经过70多年的不懈奋斗,我国取得了举世瞩目的巨大成就,国家发展规划也在实践中与时俱进。【详情】

    武力 2025-09-27 10:31:35 中国青年网;新中国;民族振兴;现代化建设;蓝图
  • 全球治理倡议引领全球治理与时偕行(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原创性概念标识性概念纵横谈)

    今年9月1日,习近平主席在“上海合作组织+”会议上郑重提出以奉行主权平等、遵守国际法治、践行多边主义、倡导以人为本、注重行动导向为核心理念的全球治理倡议。提出全球治理倡议是全球治理体系变革的继续深化,既顺应了和平、发展、合作、共赢的时代潮流,又推动这一时代潮流更加不可阻挡。【详情】

    吴晓丹 王文起 2025-09-26 09:50:02 中国青年网;全球治理;国际法治;理论脉络;合作观
  • 守正创新提升思政教育质效(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

    如何更有效地在青年学生中开展思想政治教育,让党的创新理论成果入脑入心,是摆在思政教育工作者面前的现实问题。新时代新征程,面对新形势新任务,思政教育需要有新气象新作为。立足党的十八大以来推动思政课建设的重要经验,坚持守正创新,提升思政教育质效,是广大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者肩负的重要使命。【详情】

    葛继宏 2025-09-25 09:09:21 中国青年网;守正创新;思政教育;立德树人
  • 用党的创新理论改造主观世界和客观世界(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

    主观与客观是人类实践活动中的一对基本矛盾。遵循党章这个党内根本大法,坚守党的性质宗旨,牢固树立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习近平总书记指出:“履行好党和人民赋予的新时代职责使命,领导干部必须全面增强各方面本领,努力成为本职工作的行家里手。【详情】

    臧安民 2025-09-24 08:45:44 中国青年网;创新理论;干事;主观世界
  • “人工智能+”的战略意义与推进路径

    当今世界正经历新一轮科技革命与产业变革,以人工智能为核心驱动力的智能经济正在成为经济发展的新引擎。坚持统筹发展和安全,推动构建智能向善、风险可控、平等参与的全球人工智能治理体系。【详情】

    彭绪庶 2025-09-23 09:18:34 中国青年网;计算智能;科技异化;应用型人才
  • 建构中国自主的国际关系知识体系

    习近平总书记指出:“新时代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丰富实践是理论和政策研究的‘富矿’”。郑永年:建构中国自主的国际关系知识体系的实践基础是明确的,那就是中国国际关系和外交实践从传统到当代的创造性转型。【详情】

    人民日报 2025-09-22 09:13:59 中国青年网;国际关系;朝贡制度;中国式现代化;新范畴
  • 违规吃喝背后反映的问题及其治理

    新时代以来,党中央狠刹违规吃喝歪风,经过多年来持续深入整治,取得显著成效。其中,违规吃喝问题作为“四风”顽疾,仍禁而未绝,甚至花样翻新,由风及腐、风腐一体现象突出,必须引起高度重视。【详情】

    李莉 2025-09-21 09:25:23 中国青年网;吃喝;党内法规;党员干部;四风
  • 积极探索创新青少年国防素养培育路径

    面对历史虚无主义干扰、智能化时代科技变革倒逼和青少年群体代际认知差异等多重挑战,应以“内外兼修”强化精神内核,以“数智赋能”革新教育范式,通过体系化、沉浸化、精准化的国防教育,提升青少年强国强军的思想认同、责任担当和能力素质。【详情】

    徐久清 2025-09-20 09:14:44 中国青年网;青少年群体;国防素养;培育路径
  • 《群书治要》中的顺天应人治理之道

    《群书治要》是唐太宗命魏徵等社稷之臣编纂的治世典籍,内容涵盖“五经”(《诗》《书》《礼》《易》《春秋》),“前四史”(《史记》《汉书》《后汉书》《三国志》)和《晋书》,以及诸子百家,如儒、墨、道、法、农、兵家等。【详情】

    刘余莉 2025-09-19 10:15:19 中国青年网;群书治要;顺应天道;尊礼守法;伦理道德
  • 推动中国知识产权事业创新发展(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

    知识产权在中国式现代化建设,特别是实现高水平科技自立自强、发展新质生产力、推动高质量发展中具有重要的战略地位。传统知识产权制度植根于市场经济,构建了一套通过授予“私人垄断”以激励创新的机制,认为市场是创新资源配置的有效方式。【详情】

    马一德 2025-09-19 09:15:01 中国青年网;中国式现代化;有效量;总书记;知识产权制度;知识产权工作
  • 习近平文化思想的价值蕴涵

    一个国家、一个民族的强盛,总是以文化兴盛为支撑的,中华民族伟大复兴需要以中华文化发展繁荣为条件。习近平文化思想通过多层次文明对话机制,将文化主体性转化为现实行动,以“和而不同”的东方智慧回应“文明冲突论”,携手构建人类文化共同体。【详情】

    李熠 2025-09-15 16:06:36 中国青年网;习近平;民族复兴;文化思想;文化自觉
  • 抗日战争胜利的深远意义及宝贵启示

    中国人民抗日战争的历史,在整个世界反法西斯战争中开始最早、结束最晚,整整14年。我们可以从“两大阶段”“两大矛盾”“两大战场”“两大战线”来概要回顾,“两大阶段”是发展过程,“两大矛盾”是深刻动因,“两大战场”是生动体现,“两大战线”是拓展贡献。【详情】

    蒋乾麟 2025-08-31 09:36:14 中国青年网;抗日战争;反法西斯战争;抗战精神;民族精神
  • “大思政课”实践育人质效评价的五个维度

    “大思政课”作为思政小课堂与社会大课堂相结合的一种教育形态,聚焦知行合一、实践育人。如何运用数智技术优势创新“大思政课”实践育人评价体系,促进学生全面发展,是当前教育改革发展面临的新课题。【详情】

    李怀杰 2025-08-18 16:59:02 中国青年网;大思政课;维度;实践育人;教育形态;循证
  • 建设教育强国必须正确处理“五对关系”

    在2024年全国教育大会上,习近平总书记明确提出:“建设教育强国是一项复杂的系统工程,需要我们紧紧围绕立德树人这个根本任务,着眼于培养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坚持社会主义办学方向,坚持和运用系统观念。【详情】

    周鸿 2025-08-12 17:08:44 中国青年网;教育强国;方向;思路;有机统一
  • 【理响中国】推进大中小学思政课改革创新

    习近平总书记指出,“坚持改革创新,推进大中小学思想政治教育一体化建设,提高思政课的针对性和吸引力”,“改革创新是时代精神,青少年是最活跃的群体,思政课建设要向改革创新要活力”。推进大中小学思政课一体化改革创新是思政课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的关键一招。【详情】

    杨天梅 曹胜 2025-08-04 11:17:52 中国青年网;思政教育;教育强国;改革创新;优质教学
  • 深刻理解弘扬伟大抗战精神的时代价值

    在纪念抗战胜利80周年之际、在推进中国式现代化的新征程上,大力弘扬伟大抗战精神具有多维度的时代价值。伟大抗战精神是中国人民在抗日战争中形成的精神财富,作为跨越时空的精神火炬,伟大抗战精神的弘扬是历史逻辑的必然延伸,也是应对现实挑战的内在逻辑。【详情】

    王锁明 2025-08-03 10:25:11 中国青年网;抗战精神;共同体意识
  • 高校基层党组织在青年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中的重要作用

    高校基层党组织铸牢青年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工作,引导青年高度文化认同和政治认同,增强青年中华民族的认同感、归属感和自豪感,是高校深入践行立德树人、为党培育人才和为国家培育人才的切实行动,是强国建设、民族复兴的重要举措。【详情】

    邓扬麒 高群 孙永丹 2025-08-29 15:28:01 中国青年网;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基层党组织;民族团结
  • 高校如何更好推进“第二个结合”

    习近平总书记指出,“第二个结合”是又一次的思想解放,让我们能够在更广阔的文化空间中,充分运用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宝贵资源,探索面向未来的理论和制度创新。高校是我国哲学社会科学研究的重要力量,要坚持和推进“第二个结合”研究阐释,勇于担当理论创新策源地,在宣传思想文化领域切实发挥好引领作用。【详情】

    任友群 2025-07-25 09:07:59 中国青年网;高校;第二个结合;理论创新
  • 互联网时代的青年网络道德问题及其教育引导

    社交闭锁导致道德观圈层化。青年的成长与互联网发展高度绑定,他们经常通过互联网寻找同好、结成网络社交圈、打造理想化网络形象以满足精神需求。然而,面临互联网多元价值冲突,青年的价值观与道德观有时并不成熟,对于是非判断难以达到理性、客观和全面,行为上易表现出感性化、主观化和片面化的特征。【详情】

    方锦鹏 庞立生 2025-07-16 14:15:03 中国青年网;价值观念;青年;网络道德;教育引导
  • 【理响中国】高校社科工作全面深化改革的使命与路径

    在进一步全面深化改革、推进中国式现代化的宏大战略部署中,高校社科工作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坚持“两个结合”,全面推进哲学社会科学工作迈上新台阶。习近平总书记指出,加快构建中国特色哲学社会科学,归根结底是建构中国自主的知识体系。在教育强国建设进程中,高校社科工作者肩负着以学术创新驱动文化传承、回...【详情】

    李晓兵 2025-07-14 13:54:10 中国青年网;深化改革;传承创新;实验室;教育强国
  • 在新时代继承和弘扬伟大抗战精神(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

    天下兴亡、匹夫有责的爱国情怀,不仅是抗战胜利的强大精神动力,也是我们今天推进强国建设、民族复兴伟业的宝贵精神财富。伟大抗战精神内蕴的视死如归、宁死不屈的民族气节,不畏强暴、血战到底的英雄气概,是我们民族血性和勇气的鲜明体现。【详情】

    刘光明 2025-06-27 09:00:34 中国青年网;抗战精神;精神基因;中国式现代化;中华民族;民族复兴
  • 【理响中国】立心铸魂 开创高校文化育人工作新局面

    作为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文化篇,习近平文化思想是新时代党领导文化建设实践经验的理论总结,是坚持“两个结合”、推进马克思主义文化理论创新的重大成果,为更好担负起新时代的文化使命,提供了强大思想武器和科学行动指南。【详情】

    颜隆忠 2025-06-24 09:16:42 中国青年网;文化育人;高校思想政治教育
  • 继承和弘扬伟大抗战精神

    正是由于中国抗日战争的正义性和进步性,抗战精神也才成为代表正义、和平、真理和光明的人类进步精神之一。在一定意义上说,抗战精神不仅属于中国人民和中华民族,也属于世界上所有爱好和平、追求正义、向往光明和进步的人们。【详情】

    宇文利 2025-06-22 09:42:03 中国青年网;抗战精神;精神基因;中国式现代化;精神支撑
  • 生成式人工智能融入高校思政工作的机遇挑战

    生成式AI的应用推广给高校思政工作带来了机遇挑战:一方面,生成式AI为高校思政工作注入新的活力;另一方面,其潜在的数据风险与价值偏差可能误导学生的价值观。高校必须坚持底线思维,在防范风险的同时充分挖掘和发挥生成式AI的技术优势,建立完善的风险防控与伦理治理体系。【详情】

    薛思雅 2025-06-16 11:19:58 中国青年网;人工智能;思政教育;伦理治理
  • 推动中央八项规定精神在高校落地生根

    高校是教育、科技、人才的集中交汇点,肩负着为党育人、为国育才重要使命,必须坚持更高标准、更严要求,先学一步、深学一层,推动学习教育有序有效开展,走好“第一方阵”,带好头做标杆,锲而不舍推动中央八项规定精神在高校落地生根。【详情】

    樊建武 2025-05-28 09:24:27 中国青年网;师德师风建设;学生评优;风险防控;高校内部管理
  • 发挥高校科技创新生力军作用

    中国式现代化要靠科技现代化作支撑,实现高质量发展要靠科技创新培育新动能。习近平总书记在全国教育大会上指出,我们要建成的教育强国,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教育强国,应当具有强大的思政引领力、人才竞争力、科技支撑力、民生保障力、社会协同力、国际影响力。【详情】

    任小龙 2025-05-27 09:11:11 中国青年网;中国式现代化;科学家;教育强国;科技强国
  • 科学家精神融入劳动教育涵养时代新人

    创造性劳动不仅代表了人类智慧的高度凝结,更是传承和弘扬科学家精神的核心所在。培养能够担当民族复兴大任的时代新人,必须将科学家精神融入学生的劳动教育中,使他们能够在创造性劳动中养成崇尚科学、尊重劳动的习惯。【详情】

    杨帅 廖文 2025-05-22 11:25:10 中国青年网;科学家精神;劳动教育;劳动价值观
  • 共青团在国家治理现代化进程中的使命担当

    当前,世界百年未有之大变局加速演进,青年群体的价值观念、组织形态、行为方式呈现新特征,如何精准把握共青团在国家治理现代化进程中的角色定位,充分发挥政治功能、动员功能和服务功能,是新时代共青团工作面临的重大理论和实践课题。【详情】

    苗少敬 2025-05-09 13:02:25 中国青年网;国家治理;政治功能;服务青年
  • 建好“大思政课” 服务教育强国建设

    建设教育强国,龙头是高等教育。高校要肩负起时代责任与历史使命,落实好立德树人这一根本任务,坚持不懈用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铸魂育人,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教育强国建设提供有力支撑。【详情】

    杨贤金 2025-05-08 14:06:33 中国青年网;大思政课;教育强国;立德树人
  • 担起新时代新征程党赋予共青团的使命任务

    在总书记重要讲话精神指引下,共青团政治建设全面加强,政治学校、先锋力量、桥梁纽带、先进组织的职责定位更加彰显,坚决做到“两个维护”成为全团的牢固政治信念,为中国式现代化挺膺担当成为广大团员和青年的高度自觉,新时代新征程党的青年工作和共青团事业蓬勃向上。面向未来,共青团将不忘初心使命、奋力担当作为,更好动员引领广大团...【详情】

    共青团中央书记处 2025-05-05 10:15:05 中国青年网;共青团;中国式现代化;西部计划志愿者;留守儿童;共同体意识
  • 深入研究新时代全面深化改革的成就与经验

    新一届国史学会副会长、常务理事、理事以及来自中国社会科学院、中国人民大学、复旦大学、上海交通大学、华中科技大学、中山大学及全国多家科研机构和高校的专家学者参加会议,围绕中国式现代化的历史逻辑、新时代全面深化改革的成就与经验、文化体制改革和文化产业发展、社会治理制度和体系建设、国史学科建设与发展等议题展开了深入研讨。【详情】

    查建国 陈炼 2025-09-19 10:19:15 中国青年网;中国式现代化;成就与经验;深化改革;国史研究
  • 纪念抗战胜利80周年国际传播学术研讨会在京举行

    8月30日下午,纪念中国人民抗日战争暨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80周年国际传播学术研讨会在北京大学举办。在研讨会上,嘉宾们还共同见证了“斯诺国际学者”项目、“国际友人研究”数据库建设项目、“新时代斯诺”全球媒体采访计划项目的正式启动。【详情】

    央视新闻客户端 2025-09-01 09:48:16 中国青年网;纪念抗战胜利;抗战精神;传播;世界反法西斯战争;中国共产党
  • 首届中国新闻学大会在京召开

    2025年8月27日,首届中国新闻学大会在京召开。大会以“中国式现代化与新闻传播”为主题,由中国社会科学院新闻与传播研究所、中国人民大学新闻学院、中国社会科学院大学新闻传播学院、中国人民大学新闻与社会发展研究中心和中国社会科学院新媒体研究中心共同主办。【详情】

    新闻与传播研究网 2025-08-28 14:11:14 中国青年网;新闻学大会;新闻传播;主流媒体
  • 抗战史和二战史重大研究成果发布暨学术研讨会在京召开

    为纪念中国人民抗日战争暨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80周年,8月20日,抗战史和二战史重大研究成果发布暨学术研讨会在京召开。会议举行了“中流砥柱”“东方主战场”“世界反法西斯战争”三场主题研讨。【详情】

    高莹 2025-08-21 10:19:50 中国青年网;二战史;研究成果;研究领域;世界反法西斯战争
  • 开拓敦煌学研究新领域

    敦煌学以敦煌文献和石窟艺术为主要研究对象,涉及历史学、考古学、文字学、艺术学、宗教学等诸多学科,百余年来形成规模巨大的研究成果。会议由中国敦煌吐鲁番学会和四川大学联合主办,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重点研究基地四川大学中国俗文化研究所承办。【详情】

    陆航 2025-08-19 09:56:32 中国青年网;讲经文;敦煌学研究所;研究领域;研究成果
  • 推动学术期刊高质量发展

    8月16—17日,期刊集群化建设和高质量发展学术研讨会在西北师范大学举行。来自全国期刊界百余位专家学者与会,围绕期刊集群化建设的模式探索、机制创新、资源共享、数字赋能、国际化拓展、话语建构、质量保障等议题展开深入交流研讨,共同探寻期刊集群化与高质量发展的可行路径。【详情】

    朱羿 2025-08-19 09:53:21 中国青年网;学术期刊;学术传播;学术影响力;高校学报
  • 出土文献深化丝绸之路研究

    出土文献文物对佐证和研究丝绸之路具有重要价值。兰州大学副校长沙勇忠表示,文明交流互鉴,是推动人类文明进步和世界和平发展的重要动力。丝绸之路是一条沟通古代中国与中亚、西亚、南亚、欧洲、北非等地区的重要国际通道,数千年来为整个人类世界的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交流作出了巨大历史贡献。【详情】

    朱羿 2025-08-18 10:24:58 中国青年网;丝绸之路;出土文献;共同体意识
  • 关注人工智能时代的设计哲学研究

    设计既关注自然问题,也关乎社会问题,已从一个专业化的概念逐渐发展为具有较强普遍性的文化性概念,与人类社会或文明所内含的未来特质密切相关。北京师范大学哲学学院教授刘孝廷认为,设计是创造力的集中体现,面向未来的设计应当从关注现代性转向强调未来性,更加体现人的主动性、主体性和自由度。【详情】

    王广禄 2025-08-18 10:23:33 中国青年网;人工智能;哲学学院;共生发展;王大洲
  • 《穿行于历史间的思考》新书分享会在京举办

    7月20日,中央党史和文献研究院第七研究部一级巡视员班永吉文艺评论集《穿行于历史间的思考》新书分享会在北京举办。该著收录了作者对经典文学、影视作品、涉党史人物与重大事件等读物及个人出版物的述评,展现了作者在文艺评论领域的深入思考。【详情】

    龚泓铭 2025-07-26 14:58:29 中国青年网;文艺评论;传承党史;探索生命
  • 深入挖掘陶行知教育思想当代价值

    7月21日,“陶行知教育思想理论研究与创新实践”学术研讨会在南京举行。与会专家学者就陶行知教育思想的当代价值挖掘、理论研究与实践创新等话题进行深入研讨。【详情】

    王广禄 刘凯 2025-07-24 10:55:09 中国青年网;陶行知教育思想;教育强国;当代价值;师德师风建设
  • “全球南方”深度参与国际秩序变革

    7月19日,纪念亚非会议70周年学术研讨会暨中国非洲史研究会2025年年会在内蒙古通辽召开。与会学者回顾了亚非会议的重要意义与历史影响,围绕中非文明交往、“全球南方”等重要议题展开深入研讨。【详情】

    赵徐州 2025-07-24 10:53:49 中国青年网;全球;全球治理;上海外国语大学;国际格局
  • 数智时代重构外国文学研究范式

    7月18—19日,“数智时代的外国文学研究学术研讨会”在兰州举行。与会专家学者共同探讨数智浪潮下外国文学的学科新图景、研究新范式,助推中国外国文学学科自主知识体系建设。【详情】

    朱羿 2025-07-24 10:50:52 中国青年网;外国文学研究;叙事研究;世界文学;时代背景
  • 中国教学论自主知识体系研究研讨会举办

    中国教育学会教育学分会教学论专业委员会常务理事会暨“教育强国背景下中国教学论自主知识体系研究”专题学术研讨会近日在新疆师范大学温泉校区举行。会议由中国教育学会教育学分会教学论专业委员会主办,新疆师范大学教育科学学院、昌吉学院·新疆基础教育质量提升研究中心、昌吉学院·社会科学界联合会承办。【详情】

    程良宏 2025-07-24 10:48:00 中国青年网;教学论;自主知识;教育强国;体系研究;赋能
  • 为维护战后国际秩序提供理论支持

    武汉大学国家领土主权与海洋权益协同创新中心主任胡德坤表示,1942年《联合国家宣言》的签署标志着世界反法西斯同盟正式成立。首都师范大学历史学院教授徐蓝表示,中国14年抗战不仅开辟了世界上首个反法西斯战争的东方主战场,而且构成了第二次世界大战不可或缺的组成部分。【详情】

    明海英 2025-07-14 14:00:48 中国青年网;国际体系;国际力量;国际问题;理论支持
  • 深刻把握中华文化主体性

    7月2日,“习近平文化思想与中国自主知识体系建构”学术研讨会在威海举行。与会学者围绕习近平文化思想及其哲学基础研究,中华文化主体性与中国自主知识体系构建,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创造性转化、创新性发展等议题展开深入探讨。【详情】

    张清俐 孙孟媛 2025-07-10 10:24:25 中国青年网;文化主体性;文化自我;文化思想;中国式现代化
  • 谱写东北地区“大思政课”建设新篇章

    6月21日,东北三省一区“大思政课”建设联盟(以下简称“联盟”)工作推进会暨东北振兴实践融入思政课学术研讨会在辽宁沈阳举办。与会学者提出要进一步推动东北三省一区“大思政课”建设,提升思政课建设质量和水平,增强思政课教育教学的针对性和实效性,服务新时代东北全面振兴。【详情】

    赵徐州 2025-06-26 09:37:04 中国青年网;思政教育;东北振兴;大课堂;感恩教育
  • 深入推进新时代党的创新理论研究

    今年是马克思主义理论一级学科设立20周年。6月20日,马克思主义理论学科设立20周年暨党的创新理论体系化学理化研究高层论坛在南京师范大学举行。与会学者共同回顾马克思主义理论学科20年发展历程,共商如何推进党的创新理论体系化学理化研究。【详情】

    吴楠 2025-06-26 09:36:07 中国青年网;创新理论;理论自觉;马克思主义理论
  • 积极塑造国际传播新范式

    6月21日,“应对世界不确定性:话语、媒介与全球治理”暨第八届形象研究与全球传播学术论坛在沪召开。会议由上海外国语大学、中国新闻史学会国际传播专业委员会主办,上海外国语大学新闻传播学院等承办。【详情】

    查建国 陈炼 2025-06-26 09:35:05 中国青年网;上海外国语大学;新范式;全球传播;自塑
  • 推动构建中国非遗自主知识体系

    高质量的学术期刊能够展示学科发展的最新动态和前沿成果,推动学科交叉融合,促进新知识增长点的形成。《文化遗产》副主编王霄冰鼓励青年学者注重非遗本体研究,倡议期刊通过“刊物先行”的方式推介非遗研究新范式,共同培育非遗学科。【详情】

    李永杰 屠笑 2025-06-26 09:34:01 中国青年网;非遗;自主知识;本体研究;期刊特色
  • 数智赋能古籍研究创新路径

    6月20—22日,“数智时代古籍整理与学术研究”研讨会暨古籍研究青年同仁联谊群第十九次沙龙在宁夏银川举行。与会学者围绕主题“数智时代古籍整理与学术研究”,从“古籍整理研究”“文学文献研究”“历史文献与文化研究”“海外汉学与地方文献研究”“非书文献研究”等方面展开研讨。【详情】

    陈雅静 邵敏 2025-06-26 09:33:07 中国青年网;古籍工作;古籍整理;古籍文献;研究范式
经典品读 更多>>
  • b219ebc4b74543a94877eac311178a82b9011454_副本.jpg

    中共中央党史和文献研究院编辑的习近平同志《论坚持全面深化改革》第一卷、第二卷,近日由中央文献出版社出版,在全国发行。【详细】

  • QQ截图20250313153430.jpg

    中共中央党史和文献研究院编辑的《习近平关于加强党的作风建设论述摘编》一书,近日由中央文献出版社出版,在全国发行。【详细】

  • f44d3075892827ba997502.png

    由中央党校(国家行政学院)哲学部教授刘余莉主持撰著的《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蕴含的全人类共同价值》一书,由浙江教育出版社出版。该书为国家高...【详细】